宋大江几人坐在火车上颠簸了几个小时,听见了广播里的声音。
沪市要到了。
窗外的低矮的破房子逐渐被五六层的房屋所替代,显露出这个时代最繁华的都市。
傍晚的都市,零零散散的亮着灯光,照耀着城市的一角,这是之前的租界,依旧和当年一样繁华。
。
宋大江背着行李,走出了火车,迎面而来的是细小的牛毛雨,雾蒙蒙的笼罩着车站外面的大街小巷。
几人招呼着黄包车,准备在总局外面先过夜再说。
和路上的行人一样,他们匆匆的离去,只留下逐渐拉长的影子。
总局的位置很好,在之前的租界,所以饭店也是很好的地方,当然价格依旧高昂。
宋大江拿出证件,迅的开好了房间,躲进了有暖气的房间。
虽说这边已经是南方,但是潮湿和阴冷一直伴随着几人,已经到了冬季最冷的几天。
有着暖气和热水的支持下,几人终于睡了最近最好的一觉。
一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来。
宋大江看着熟悉的地方,还是先去到了总局,找到了能帮忙的熟人。
局里很客气,马上同意给他几个人来配合这次的排查任务。
于是乎,宋大江去找到了以前在后勤的熟人,后勤处的材料科的科长,李竹。
望着大门上的门牌,宋大江笑着闯了进去。
“大竹子,几年不见,行情不错啊。”
宋大江在办公室调侃着。
李竹在办公室拿着报纸呆,作为一个干部,每天来先读报纸是他的必修课。
听到熟悉的声音,李竹拿下报纸,看到了几年没见的老朋友,不由得咧开嘴笑着。
“宋大江,好家伙。
你小子咋跑这来了。”
李竹惊喜之余,上去给了宋大江一个拥抱,当年和他一起下河摸鱼的小伙伴,现在都比他高半个头了。
“好小子,人高马大啊,我可听说你现在还是个惹祸精,出去没少挨处分吧。”
宋大江面不改色,这都多少年的老黄历了,自从建国之后,他可没有胡来过一次。
“no,no,no。
士别三日,请叫我宋科长。”
“哈哈,这倒也是,你当处长我也不意外,谁叫你这么能搞事情。”
李竹拉着宋大江坐在沙上,在墙边的柜子里翻出珍藏的茶叶。
“这桌子、板凳。
这电话、洋灯,啧啧,气派啊。
比我那边的强多了。”
一边调侃着这位老友,一边拿出一些戒指里带的方便面和辣酱,放在办公桌上。
李竹年龄不大,也就不到二十五六的样子,当年在那边也才十几岁,和宋大江关系不错。
因为在王大妮手底下干过活,所以也是在后勤上盘点。
拿着泡好的茶杯放在茶几上,李竹也坐下问道:
“嘿,你小子吃什么了,长这么高。”
“没吃啥啊,我去学校几年,都是萝卜、土豆和白菜,差点没给我送走。”
宋大江想想都害怕。
那时候,在学校的生活可太苦了,要啥没啥,冬天冷夏天热的。
当时学习的时候伙食是真的老三样,成天换来换去都是这些。
“这沪市的科长就是比都的好啊。”
宋大江推开窗户,一股湿润的风吹来,非常凉爽。
“连风沙都没有,我要不想办法调过来算了。”
李竹也起身看着宋大江带的礼物,有点喜出望外:“好家伙,是部里的方便面,这边黑市都卖一块多了。”
“呦呵,还有辣酱。
还是大江懂我,这边吃饭简直没一点味,嘴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