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桶里,半桶海水随着步子一晃一荡,压得陈峰的肩膀有些发酸。

    兄妹俩走了近一个钟头,那座灰扑扑的小镇总算露出了轮廓。

    陈峰不想去国营水产收购站。

    那里规矩多,价格死,麻烦不说,还容易招人眼。

    他攥着妹妹的小手,拐进了镇西头的野市场。

    这里虽然乱糟糟的,但胜在鲜活,价格全凭一张嘴。

    陈峰寻了个显眼的空地,把沉重的木桶放下。

    他将里头个头最大、品相最精神的几只鲍鱼和蛏子王捞出来,齐刷刷码在桶沿上。

    这叫压舱石,也叫门面货,生意能不能开张,全靠它勾不勾人。

    果然,这桶刚从海里捞出来没多久,还带着咸腥味儿的极品海货,像磁石一样,瞬间吸住了周围的目光。

    “小伙子,这鲍鱼咋卖的?”

    “嚯!这蛏子也太肥了,活的!”

    在他们那小渔村,这玩意儿不算稀奇,可在镇上,绝对是能让家里的菜上一个档次的稀罕物。

    几个专门倒腾海货的贩子,鼻子比狗还灵,立马凑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小伙子,开个张,给哥们便宜点,你好我也好嘛。”一个精瘦的汉子笑嘻嘻地问。

    陈峰还没开腔,旁边一个同村来卖鱼的大叔就先开了口:“老张,这是我们村老陈家的娃,他爹妈前几年走了,家里苦得很,你小子可得给个实在价,别欺负小孩!”

    那老张重新上下打量了陈峰兄妹俩几眼,看到他们身上打着补丁的衣服和陈悦那瘦弱的模样,眼神里的精明淡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行!看在老哥的面子上。这鲍鱼,一块二一斤,比收购站高两毛,咋样?”

    老张伸出手指:“蛏子八毛,猫眼螺六毛。你看这个价,中不中?”

    陈峰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。

    这价格,在这个年头,已经不是公道,是实打实地拉一把了。

    “中!就按张叔您说的价!”

    他爽快点头:“小悦,拿秤!”

    陈悦立刻乖巧地从哥哥身后的破布袋里,掏出一杆小巧的木杆秤。

    称重,算钱,一气呵成。

    头一单生意做成。

    周围的镇民一看货真价实,立马围了上来。

    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五五中文网】 www.5w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