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那些最常见的渔网视而不见,直接找到了正在打盹的老板。
“老板,我想定制几副网。”
老板抬了抬眼皮,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两个半大孩子。
有些懒散地问道:“要多大的网?”
“我不要按尺寸算。”
陈峰直接开口:“我要三种不同规格的。”
“一种,网眼一指半,专攻海鲈鱼。一种,网眼三指,用来捕石斑和黑鲷。”
“最后一种,要沉底三层刺网,网眼要大,网线要最结实的。”
老板听完,脸上的懒散瞬间消失。
他坐直了身体,重新审视起陈峰来。
他开渔具店几十年,来店里的渔民,要么买现成的,要么报个尺寸。
像陈峰这样,直接按照不同鱼种来定制渔网的,他还是头一次见。
这小子,是行家!
“小兄弟,你这可都是冲着值钱货去的啊。”
老板笑着说道。
“开船出海,总不能是为了捞点小鱼小虾。”
陈峰的回答滴水不漏。
接下来的半个钟头,陈峰和渔具店老板展开了一场让李浩目瞪口呆的交谈。
从网线的材质,铅坠的重量,到浮漂的间距,陈峰说得头头是道。
其专业程度,让开了一辈子渔具店的老板都自愧不如。
最终,陈峰订购了三副最高规格的定制渔网。
他花光了身上剩下的钱,又添置了一捆最坚固的尼龙绳和大功率汽灯。
两人走出渔具店时,他们的口袋,又一次变得空空如也。
李浩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。
他既佩服陈峰的魄力,又为他这种倾家荡产式的投资感到心惊肉跳。
“峰哥,咱们这就把钱全花光了?”
“钱放在口袋里,不会生钱。”
陈峰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“把它变成能挣钱的工具,才是最有价值的。”
“放心吧,要不了两天,这些工具就能给我们挣回十倍百倍的利润。”
李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。
虽然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安,但内心深处对陈峰的崇拜和信任,已经让他可以毫无怨言地执行任何决定。
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