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6 章 舂米(3 / 4)

傻姑娘,有便宜也不知道占,等你生下孩子可就没借口了知不知道?”

    李木槿装傻笑。

    心里,暖呼呼的。

    来到大宁朝,占据了原身的身体并非她本意,一直和李家人有一层隔阂,如今,却真正对这里起了归属感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当归和李川贝换上草鞋,带上草帽,扛起锄头,下地干活儿。

    李厚朴依然在家。

    王氏想起什么,从厨房探出脑袋:“老二,家里的米吃完了,你舂点儿来,用刚收的新米。”

    李厚朴:“知道了,娘。”

    李木槿第一次看舂米。

    只见,李厚朴进了杂物间,里面有一根七字型一大一小,一长一短的木头,木头一端用两块不规则石头卡住,短木头那头,有一个凹槽。

    见李木槿好奇。

    李厚朴给她解释,这一套叫做“舂米对”,简称“对”,意思是杵对窝舂米。臼称为“对窝”,杵称为“对窝棒”或者“对窝杆”,放入“对窝”中的杵被称为“对头”,平时人们说两人的矛盾很深,不能化解掉,称之为“对头”或“死对头”,也就是来源于此。

    李木槿恍然。

    涨知识了。

    李厚朴开始正式舂米了。

    将稻谷倒进臼里,他站在对窝棒的一头,用力将对窝棒一头往下踩,使对窝上面的对头往上抬起,再把脚力松下来,对头就砸在了对窝里,如此耐心地重复动作,对窝里的稻谷慢慢分离出米糠和米粒。

    米糠可以用来喂猪和鸡鸭。

    米粒则是糙米。

    不是打不出类似精米的品质,而是舍不得,一斤稻谷只能出七两半精米,糙米可以出八两半,足足一成的损耗,看着不多,可日经月累下来不是小数,糙米也不是咽不下,乡下人都是吃糙米。

    不要忘了,稻谷晒干还要少一成五的水分。

    算完这笔账,李木槿脑子里瞬间想起一首诗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看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她没忘记今天的主要任务。

    看了眼时间,辰时(早上八点)。

    赵氏要出门割猪草。

  &nb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五五中文网】 www.5w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