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6 章 出摊前准备(3 / 4)

都是有本事的。

    民间九佬十八匠,九佬:阄猪、杀猪、骟牛、打墙、打榨、剃头、补锅、修脚、吹鼓手;十八匠:金匠、银匠、铜匠、铁匠、锡匠、木匠、雕匠,画匠,弹匠、篾匠、瓦匠、垒匠,鼓匠、椅匠、伞匠、漆匠,皮匠。此外还有织布匠、绒匠、染布匠、弹花匠、铸造匠、磨剪铲刀匠、窑匠……十八匠只是泛指,数量远远超过十八个。

    村里有九佬的补锅补碗、吹鼓手;十八匠的木匠、瓦匠、篾匠、伞匠、磨剪铲刀匠。

    木匠叫洪衫,村里人都叫洪木匠。

    他家在村头,很特别,屋子都是用纯木做的榫卯结构,大方简洁。

    李木槿来,是为了买木桶、碗和勺子的。

    家里只有三个木桶,一个用来喂猪,两个挑水洗衣做饭,都空不出来。

    再说了,她也不愿意用用过的装吃的。

    这是要拿出去买的。

    卫生很重要。

    她兜里揣着揣着全部身家,一百八十六文钱,敲响了洪衫家的大门。

    开门的是洪衫的儿子。

    得知李木槿要来买东西,他十分热情邀请她进去。

    木桶有大中小三种,最大的能装五十斤东西,中号能装三十斤,小号只能装二十斤,分别卖二十五文、十八文和十二文。

    木碗也有大中小三种,正好可以卖大中小份冰粉。

    但,李木槿第一次卖,不准备这么复杂,只买了二十个小碗,一文钱一个。

    木勺子更便宜,买的配套的小勺子,一文钱五个,买了二十个,花了四文钱。

    一共,花了四十九文钱。

    虽然钱不多,但份量不小,洪衫大儿子还帮她送货到家。

    “多谢。”

    “应该的,走了哈。”

    李木槿转身,就见她娘、弟妹和小弟背过身子。

    “娘,干啥这是?”

    王氏试探着回头,见洪大郎走了,大大的松了一口气,警醒她:“傻槿娘,咱们这冰粉是要卖钱的,做法又简单一看就会,要是被外人看见学去了,咱家哭都没地方哭去。”

    赵氏和李川贝深以为然。

    “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到时候,咱们就挣不了钱了。”

 &n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五五中文网】 www.5w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