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不胜数,水土肥沃很适合柿子生长,但到底是野生的,所以结的柿子不算特别大,是中等果型。
数完钱,王氏突然问道:“家里还有多少个柿饼来着?我记得还有几千个吧?”
赵氏立即回答:“没错,大姐上次告诉我有四千多个。”
李木槿补充:“四千两百多个,咱们家留下个尾巴,将剩下的四千个拿去卖了。”
这些野柿子个头都差不多大。
按照今天这四百个柿饼卖得钱,这批柿饼卖完,可以赚十二两银子。
看起来并不多。
但是,这钱已经足够李家几年的吃喝嚼用了。
王氏有些舍不得:“留这么多?”一斤柿饼三十文,比肉还贵了。
李木槿坚持:“哪儿多?咱家八口人,平均下来也就一人三十个,一天吃一个,也就能吃一个月。”
“这柿饼可是咱们辛辛苦苦晒好的,可不能自己讨不着吃。”
她可不愿意为了钱委屈自己和家人。
闻言。
王氏点点头没再说什么。
……
第二天。
李木槿和赵氏继续卖柿饼。
这次,带了八百个柿饼,也很轻松的卖光了。
不仅有新顾客尝鲜,还有许多昨天的老顾客来买,其中她印象最深刻的,是那个圆盘子妇女,一个人买了十斤。
李木槿忍不住提醒她:“大姐,柿饼一次性不能多吃,否则容易胃痛。”
圆盘子妇女听到她的话先是惊讶,然后和善的笑了:“我从小就爱吃柿子,懂得的。”
“不过,还是多谢老板提醒。”
李木槿笑了笑,摆了摆手:“那就好。”
“……”
接下来,李木槿的作息非常规律,上午卖柿饼,下午上山。
这个季节没什么野菜和野果。
好在,有每日情报系统,她每天都能有收获。
这不。
今天的情报就是一窝鸡枞菌。
这个季节不是吃鸡枞菌的时候,但菌子其实是一年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