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199章 视察国棉十七厂安(1 / 3)

第一卷第199章视察国棉十七厂,安置房规划。

(第12页)

翌日,一辆黑色桑塔纳和一辆悬挂军牌的越野车,一前一后驶入老上海的国棉十七厂。

厂区内纺织机的声音,不绝于耳。

厂长宋琴芳,亲自来到大门口迎接。

她收到了市委和魔都军区的打来的电话,明天上午有一位国防部长,带着黄浦区区长来到你们厂子视察调研。

宋琴芳身着深蓝色工装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
苏宇走下越野车,秘书裴俭穿着中山装紧随其后。

卫轩穿着白衬衫,外面是中山装,步伐稳健地跟在苏宇身后。

他的秘书和司机,都站在三米之外。

“欢迎,热烈欢迎。

长来到我们国棉十七厂,莅临指导工作。”

“我是国棉十七厂的厂长,宋琴芳。”

苏宇微笑点头,目光扫过厂区,纺织机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辉煌“宋厂长,久仰大名。

听说你们厂在改革开放中贡献突出,利税曾高达5000万元,真是了不起。”

宋琴芳自豪地回应:“是的,长。

1981年我们国棉十七厂的营业额就达到了2.26亿人民币,这在整个全市算是领头羊。”

苏宇伸手介绍,指向卫轩:“这位是,黄浦区区长,他姓苏。”

“苏区长,你好。”

“我带两位领导,去参观一下。”

宋琴芳引领着苏宇和卫轩,穿过厂区,进入生产车间。

大量的女纺织工穿着深蓝色工装,正在井然有序地操作着纺织机,纱锭飞转,棉线如银丝般延展。

“我们老一代十七厂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,始创了以“龙头”

为商标的“龙头细布”

我们生产的龙头细布,品质优良,风格独特,物美价廉,风靡全国。”

宋琴芳缓缓开口,自豪的介绍起来。

苏宇点头赞许,目光落在一位熟练操作的女工身上:“这样的传统工艺,确实值得传承。”

正是如此,长。

我们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,还结合现代技术不断创新,力求在新时代焕新活力。”

宋琴芳点了点头,沉声介绍拿起一件白色长袖衫。

“长可以用手摸一下,我们的产品,全部采用纯棉工艺,不添加任何的涤纶和纤维...”

苏宇伸手触摸,长袖衫的触感,可以摸得出来是棉:“宋厂长。

我能问一下,你们这里一件衣服卖多少钱?”

宋琴芳愣了一下:“我们龙头细布,每一件衣服都是经过严格质检,零售价在2块钱——2.5块钱。”

卫轩查了一嘴,询问道:“宋厂长。

你们国棉十七厂有多少职工?”

“苏区长,我们国棉十七厂现在有5472名职工,其中女工有3769人。”

“我们所有的职工,都住在家属院。

说实话很拥挤”

宋琴芳忍不住开口,大吐苦水。

“我们国棉十七的家属院,是六十年代建造。

二十多年都开始墙体开裂.脱落。”

苏宇眉头微皱,沉声道:“职工的生活条件必须改善,苏区长你们黄浦区。

不是准备建造一个安置房小区吗?正好可以优先考虑国棉十七厂的职工。”

唰——

宋琴芳听到长说出这番话,顿时眼前一亮:“真的?那真是太好了。”

“长,我自己一家人六口人,都住在家属院。

早就想搬走了。”

卫轩回过神来,表情严肃问道:“你们17厂家属院在什么地方?我需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