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子点了点头。
“那我们走吧,那个陈权,你在家等一下,待会儿跟我出去一趟。”许三临走嘱咐了陈权。
和柱子离开的时候,发现上次跟他来的那个少年守在陈权家不远处,盯着这里的门口。
两人七拐八拐,来到一间破旧的小茅草房,里面居然生活着一家人。
柱子带着他穿了过去,後面还有一间更小的。
孟团长就在里面,他一看到许三,赶紧起身,一个箭步过来,捉住了许三的手,激动的说道:“许长官,你的大恩,我都不知道怎麽感谢。”
许三上次给了他十万银元,当他看到的时候,简直惊呆了。
这是一笔从来没见过的钱,而且是现钱摆在那里。
後来他们团又负责去保护一批庞大的药物,离开淞沪,上面的同志说,这也是许三捐赠的。
这麽巨额的财富,加上先前那一个加强团的武器,这要不是自己人,谁信啊?
“老孟,都这麽熟了,不需要这样,咱说正事。”许三摆脱了他的热情,说道。
许三说着拿出了陈权画的那幅草图,指了指上面。
“我准备去搞这三个仓,他们呈三角形,你们有什麽思路,如何能把里面的东西运走。你知道整个城市吃糠咽菜都很困难,鬼子却又大量的粮食。他们把这里当成了中转站,支援各个战场,不能让他们这麽安稳。”许三直截了当的说道。
“许长官,这个问题我们想了无数遍,包括你们守军的敌後游击队,还有本地的护国武装等等,都想过,很多队伍也试过,但是效果都不好啊。鬼子的22师团,再加上一定的伪军,还有关键场所的常驻武装,达到了两万馀人,装备精良。他们那将很多以前守军的碉堡进行了修复丶加固,甚至另外加建了很多碉堡。我们游击队缺乏重武器,战术素养也有差距,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下,打得非常吃力,损伤惨重呀!”
孟团长知道许三要做的事情后,立即把自己和附近武装的事情都说了一遍。
鬼子在这里有粮有武器,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,凡是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想来破坏一下,但结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。
鬼子优势太大了,除了本地驻扎武装厉害,还能呼叫航空兵帮忙。一群装备简陋,缺乏训练,没有攻坚实力的游击队想有大成就,实在是太难了。
“我想到了一个可以内部开花的办法,现在摆在面前的就是,你们如何把那些粮食运走?”许三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。
他自己去偷,当然可以,但那个空间现在估计也装不了那麽多粮食。而且,总是莫名其妙的给别人这样的大宗商品也非常不妥当。
还是需要通过互动的方式,来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。或许有人认为那样会死人,不理想化。抗战能不死人么?许三是当不了保姆的,只能提供一些关键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