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21、三万换百万!(5 / 6)

bsp;“清晚期的仿雍正制品,或者民窑精品。那个斗彩小碟成色还不错,但也是普通官窑水准。加起来后世能卖到百十来万算不错了。至于那对成化款梅瓶,青花发色偏灰,画工线条略显僵滞,‘成化年制’款识书写也过于规整,更像是清中期或民国的仿品。

    但瓶形周正,完整无损,当个装饰老件,后世几十万也是值的。”

    “家具呢?就这个大的?”陈光阳的目光落到那个裹得像个粽子一样的长条形大件上。

    三人合力,费劲地解开麻绳和破棉絮,露出里面物件的真容……是一件颜色深沉厚重、线条简洁的方桌!

    桌面由几块板子拼成,有明显接缝,腿足粗壮,带着些雕花,但刀工算不上顶顶精细,整体散发着旧物特有的光泽。

    “叔,枣木的!老方桌!清代的!”赵小虎拍着厚实的桌面,“看着可有年头了,结实得很!在一个四合院人家收的,说家里没地方摆急用钱,花了八百块拿下!就它占地方最大!”

    “清晚期北方民间的老红方桌!”陈光阳上手摸了摸,敲了敲,沉稳是沉稳,但木质纹理、密度与他记忆中顶级硬木有差距,雕工是典型的民俗风格。“用料扎实,年份够老,这种老物件在家具收藏热起来时,也能卖个十几二十万,毕竟年头摆在这儿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杂项呢?”陈光阳又指着地上几个不起眼的小包袱。

    李铁军连忙翻找,拿出一个小布包,里面裹着几样东西:一个灰扑扑的铜香炉,一个小巧的玉蝉挂件,还有一个紫檀木的小笔筒。

    “喏,叔,这些花了大概七百。铜炉感觉是老铜,玉蝉是灰玉,雕的还行,笔筒看着木质不错。”

    陈光阳看了看,铜炉是晚清样式,玉蝉是普通地方软玉料,笔筒做工尚可但料普通。“

    几件小玩意儿,加起来后世能值个几万块钱吧。”

    最后,李铁军又提溜出两个大麻袋:“这还有一堆,收的最便宜的!旧书刊,几十本线装书看着有点年头,还有些旧年画、破旧的木头框子什么的,是在一个大杂院打包收的,花了不到两百块,添头!”

    陈光阳的目光扫过地上的所有物件……

    祝枝山仿品对联、疑似雍正仿品粉彩碗、光绪仿品成化款梅瓶、乾隆斗彩碟、老枣木方桌、民国粉彩碗、铜炉、玉蝉、笔筒以及一堆破旧杂项……

    他迅速在脑海里进行估算。

    虽然三个小子肯定没少让人忽悠,收来的东西也大多数都是假的。

    但!

    就算是假的,这些东西放在后世也价值几百万!

    “嗯,还行。没白跑。”

   &nb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五五中文网】 www.5wzw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