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生万物,日升月落,黑夜白昼相互交替。
凡事都有两面性。
曾亲身经历蒙元残酷统治时期的朱元璋,毋庸置疑是恨极了这些不行王化的夷狄。
可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,数次北伐均未彻底打崩逃至塞北草原大漠的蒙元鞑子后。
他便明白,想要解决未来大明的边患问题,仅仅只靠武力完全不够。
在琼州崛起之前,有一众开国淮西武将勋贵率领的明军确是当世最强。
有横扫天下的实力。
有的时候,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没错。
可有的时候,武力又作用十分有限。
塞北的蒙元鞑子是打不过明军没错,但打不过,还不能跑吗?
塞北草原广袤,大漠残酷,明军异地作战,后勤是极大的问题。
前世某位不肯说出姓名的老四靖难成功后,将大明的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。
原因有三。
一:北京前身是他的封地,是他的基本盘。
二:迁都北京后,国都临近边疆,利于对塞北蒙元鞑子用兵,后勤线大大缩短。
三:抑制江南盘根错节的各种势力,提高北方的影响力。
然而,就算他这样做了。
蒙元鞑子也依旧和大明纠缠到了大明灭亡,一直延续了下去。
说来有趣。
以驱逐鞑虏,再造华夏为建国口号的大明,不仅未能彻底解决曾入主中原,实行残暴统治的蒙元。
最后更是被从白水黑山的野猪皮率领的辫子鬼占据了华夏大地。
华夏汉人,再次进入被野蛮所统治的苦难时代。
大明的灭亡,有小冰河期的天灾,有如东林党、袁崇焕、吴三桂等人祸的原因。
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塞北一直不尊王化的蒙元鞑子,牵制了大明太多太多的精力。
偏生,从立国再到灭亡,大明的硬实力一直强于塞北蒙元鞑子。
所以有些时候,强硬的武力,远不如温水煮青蛙的阴谋有用。
数次北伐皆未建功后,朱元璋便开始对蒙元鞑子双管齐下。
一边继续派遣朝中大将领兵征伐,一边又说汉蒙本是一家,劝降王保保等蒙元重要人物。
所以他才会让自己的嫡次子,大明诸王之长的秦王,迎娶王保保的亲妹观音奴当秦王正妃。
以此来向王保保等重要人物表明自己的诚意。
你们看,咱都让大明的秦王迎娶当咱的儿媳了,这诚意够还是不够?
可惜的是,此举不能说没有作用,只能说甚少。
蒙元在成吉思汗、蒙哥汗、忽必烈时期横扫华夏、西域、西洋。
建立了幅员万里,横跨欧亚大陆,各色人种皆臣服其铁马弯刀之下的超级帝国。
其祖上,不可谓不阔绰。
虽后面内乱不断,四大汗国不服元朝,不尊元帝为蒙古大汗。
但不论如何,哪怕是最落魄的时候,蒙元也还占据着辽阔的塞北之地。
朱元璋想劝降、招揽如王保保这般的蒙元重臣,又岂是轻易能如愿。
王保保没有接受劝降,仍旧率领着麾下势力与大明对抗,试图再次恢复大元、大蒙古国的曾经的盛况。
这便苦了他的亲妹观音奴了。
朱樉本与邓氏青梅竹马,自幼感情深厚,郎情妾意。
结果皇帝老子金口一开,他竟只得娶一个蒙元女做正妻,而邓氏……只能当侧妃。
毫无疑问,朱樉是个浑人,生性残暴,无法无天。
他不敢违抗皇帝老子的圣旨,便只好将火气发泄到观音奴的身上。
尤其是当王保保拒绝了大明的招降,领着蒙元余孽负隅顽抗,对付大明。
朱樉愈发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