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“或许有误会,但他们终究是我们的血亲!如果可以,母亲想要照拂他们,也是应该的!”
王姒不知道她想要的证据,正在回京的路上。
她的注意力,还在与母亲的交谈上。
收敛思绪,不再猜测王娇的身世,也不再纠结上辈子的种种。
她仿佛一个贴心的小棉袄,无比理解赵氏的慈母心肠。
“真的?阿姒,你、你也觉得该帮帮他们?”
赵氏对女儿说出这番话的时候,自己都有些心虚。
王庸也好,三个儿女也罢,他们去到边城后,不只是没有给她写一封信,也不曾问候王姒半句。
仿佛,他们早已忘了,京城还有她们母女两个。
赵氏作为母亲,被儿女们伤了心,却还是愿意包容。
但,阿姒是妹妹啊,她是四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。
本该是王家千娇百宠的乖宝,却从未被重视过。
在侯府的时候,王母就偏心王娇,王庸作为父亲,则更看重两个儿子。
赵氏倒是能够在两个女儿中,一碗水端平。
可,赵氏的这种“公平”,于王姒来说,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?
王姒从未像王娇那般,得到过绝对的偏爱啊。
侯府出事后,人性的丑陋展露无疑。
本就没有的偏爱,也就更加不会有。
再加上那日在牢房,王姒坚定的选择跟着赵氏。
“或许,在王家人看来,阿姒在选择我的那一刻,就不再是他们王家的人了吧。”
“凭什么?婆母最初还想让阿娇跟着我呢!由此可见,跟着我并不是原罪,阿姒不得她欢心才是根本!”
赵氏这段时间总想着王家的人和事。
在牢房,在城门外……点点滴滴,一言一行,她全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有的时候,赵氏看破了残酷的现实,心底的温情瞬间被冷却。
可每每心死,赵氏又会想到自己怀孕、生产时的种种。
唉,血缘就是这么的不讲道理,赵氏经常唾弃自己,唾弃完又忍不住的再次心软。
但,还是那句话,她是母亲,她将孩子们带到这个世上,她对孩子们就有一份责任。
如果非要说亏欠,也是她亏欠了孩子们。
阿姒却不欠任何人。
反倒是王家上下,赵氏总觉得,他们似乎亏欠了阿姒。
没有原因,赵氏每次跟王姒谈论王家时,都会有种莫名的愧疚与心虚。
仿佛,自己这么做了,就是对不起阿姒。
“……大概是阿姒没有得到偏爱,而她偏偏又是留在我身边,最懂事、最孝顺的孩子!”
“我对着白眼狼讲究所谓慈爱,却没有顾及阿姒曾经受到的‘不公平’待遇。”
“说到底,确实是我亏欠了阿姒!”
都是她的孩子,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,她自诩公平,实则还是委屈了阿姒啊。
赵氏找不出自己对王姒感到愧疚的原因,便只能这般想着。
今日,再次提及王之礼兄妹三人,赵氏还想着要给他们“补偿”。
王姒明白她的意思,非但没有不甘、不愿,反而满脸的理解,说出的话,甚至带着赞许。
赵氏心底的那抹心虚愈发浓郁:我果然不是个好母亲,偏向了没良心的不孝子,委屈了乖巧懂事的好孩子!
“阿姒!对不住!阿娘向你保证,这是最后一次!”
“过了这一遭,日后阿娘定不会偏心。”
赵氏默默在心底许下誓言。
她不只是说说,赵氏明白,就算她还有所谓的慈母心肠,等她嫁入杨家,她与留在王家的儿女们也将再无瓜葛。
即便她想要贴补人家,人家还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