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刚漫过村头老槐树的枝桠,把树干上的纹路染得暖融融的。
林晓峰就背着猎枪往村委会走。
裤脚还沾着昨天进山时蹭的苍耳和草籽,走起路来偶尔能感觉到细碎的摩擦。
手里攥着张用糙纸订成的小本子,上面是他连夜用铅笔写满的合作农场计划。
字里行间画满了修改的墨痕,边角还沾着点煤油灯熏的黑印,带着股烟火气。
刚走到村委会门口,就听见里面传来“噼啪”的算盘声,清脆又急促。
推开门一看,林德生正趴在刷着蓝漆的木桌上算账。
手里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,木框都跟着微微震动。
刘麻子和林青山坐在旁边的长凳上,手里各端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。
碗里的玉米粥还冒着白汽,散着淡淡的米香。
“晓峰来了?快坐!”
林德生抬头看见林晓峰,赶紧放下算盘,指尖在算珠上轻轻按了按,把刚算到一半的数记牢。
然后往旁边挪了挪身子,腾出个空位,
“俺刚算完上个月的粮食账,正想找你聊聊去达斡尔族部落的事。
刘麻子和青山也是来商量秋收的事,正好你来了,一起听听。”
林晓峰笑着坐下,把手里的糙纸本子放在桌上。
指尖轻轻拂过纸面,能摸到铅笔划过的凹凸感:
“村长,俺今天来,是想跟你们说个事——俺昨天从山里回来,琢磨了一整晚,觉得咱们村可以搞个合作农场。
跟达斡尔族部落还有周边的李家村、王家村一起合作,把资源整合起来,这样既能提高庄稼收成,还能多些打猎、种药材的收入,比咱们各自忙活强。”
刘麻子刚喝了口玉米粥,闻言差点呛着。
赶紧放下碗,用袖口擦了擦嘴角,咳嗽了两声:
“合作农场?晓峰,你这想法也太敢了!咱们村自个儿种庄稼、打猎都忙不过来,跟外村合作,万一出了岔子咋整?
就说之前邻村换粮,他们给的玉米里掺了不少沙土,到时候分收成,还不知道要闹啥矛盾,外村人能跟咱们一条心吗?”
林青山也皱着眉头,手指在碗沿上轻轻摩挲,把沾在上面的粥粒蹭掉:
“刘麻子说得有道理。俺们村之前跟李家村换过农具,他们给的锄头是断了柄的,还说是新的。
要是合作农场,种子、肥料、劳力都得一起算,谁家多干少干、谁拿多拿少,到时候肯定有嚼舌根的,怕不是要闹得红脸。”
林晓峰早料到会有人担忧,他拿起桌上的糙纸本子,翻开其中一页。
指着上面画的分工表,耐心解释:
“俺知道你们担心啥,所以这计划里都写清楚了。咱们跟达斡尔族部落合作,他们擅长打猎、懂山林里的野菜药材,咱们村擅长种庄稼、会搭棚种蔬菜,正好能互补。
比如他们帮咱们在山里找柴胡、黄芪,咱们教他们种玉米、土豆,这样两边都能多些进项,谁也不吃亏。”
他顿了顿,又翻到下一页,指着上面的协议草稿:
“至于周边村子,咱们先找跟咱们村关系好的李家村、王家村试试水。
咱们出优质种子和种庄稼的技术,他们出劳力和闲置的土地,收成按‘技术三成、劳力四成、土地三成’的比例分,都写在书面协议里,签字画押,免得以后闹矛盾。
要是谁中途反悔,得赔偿大家的损失,这样都有保障。”
林德生拿起糙纸本子,凑到窗边的晨光下仔细看。
手指顺着字迹慢慢划,偶尔还轻轻念出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