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无声的壁垒(1 / 4)

    电话里的声音,像一块被无数人触摸过、打磨得光滑无比的鹅卵石,圆润,客气,却又带着一种令人绝望的、无法撼动的坚硬。

    “赵支队长,您好。”

    那声音不带任何个人情绪,纯粹是制度的回响,“关于您提出的申请,我需要向您重申一遍。‘雷霆2号’行动的性质极其特殊,所有相关卷宗,在行动结束的第一时间,就已经由总参二部的同志直接封存带离。按照规定,其密级为‘绝密’,且附有三十年保密条例。市局层面,包括我们督查处,均无任何查阅权限。”

    赵丰年握着听筒的手,指节微微泛白。

    他能想象出电话那头,那个素未谋面的督查处干部,正襟危坐,对着一本厚厚的规章制度,一板一眼地念出这些条文。

    他没有愤怒,也没有争辩。

    因为他知道,对方说的每一个字,都是事实。

    他所面对的,不是一个具体的人,而是一部运转了数十年的、庞大而精密的国家机器。

    在这部机器面前,个人的意志,哪怕是刑侦支队长的意志,也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。

    “我明白规定。”

    赵丰年的声音沙哑,却异常平静,“我不是要查阅行动的全部内容。我只需要确认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请讲。”

    对方的语气依旧是那种无可挑剔的礼貌。

    “我需要知道,被捕的外籍人员,代号‘秃鹫’,在他身上或其交通工具内,是否搜查到任何与旧式相机、黑白底片相关的物品。”

    赵丰年将自己的问题,精准地限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他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拆弹专家,试图在不触碰引信的前提下,从那颗名为“绝密”的炸弹上,撬下一小片无关紧要的外壳。

    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沉默。

    这沉默,比直接的拒绝更具压迫感。

    赵丰年甚至能听到对方那平稳的呼吸声,以及纸张被轻轻翻动的沙沙声。

    他在评估,在权衡,在计算赵丰年这个请求背后所潜藏的风险。

    终于,那声音再度响起,只是这一次,那层圆滑的保护膜下,透出了一丝冰冷的警惕。

    “赵队,恕我直言,您这个问题,本身就已经越过了权限的边界。‘秃鹫’的随身物品清单,同样属于绝密卷宗的一部分。您为什么会对‘黑白底片’这种东西感兴趣?这与您正在侦办的案子有关吗?”

    来了。

    赵丰年知道,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