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“里?”
“你只看了他的文风,可知他这个人?”
陈易一一补充道。
“孙阳上任北源府四年,始终专注一事,那便是农桑。”
“他改良粮种,推广新式农具,甚至亲自下到田间,指导农户抗旱防涝。”
“他是典型的实干派官员。”
闻言,苏墨瞬间了然。
“恩师是说……”
“没错。”
陈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
“孙知府选士不仅是看文风,更是在看务实之心!他录取的士子,大多是能沉下心做事,真正关注民生疾苦的人。”
说到这里,他看着苏墨和陈尚泽道。
“你们二人年龄太小,阅历太浅,为师不强求你们对为官理想有何深究,但你们接下来的练笔,必须牢记一点。”
“在你们的文章中,必须融入对农桑、对民生的关注!必须贴合孙知府的执政理念!这才是中榜的关键!”
等到陈尚泽也完成了背诵后,两人备考的重心便转向了实战练笔。
于是后院的房间内,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。
清晨两人不再背书,而是各写一篇制义。
上午,陈易拿着两人的文章,逐字逐句地点评。
“尚泽!你还是老毛病!仁者爱人为何只谈修身?为何不谈爱民?孙知府要看的是如何让百姓吃饱饭的仁!重写!”
“苏墨!你这篇技巧有余,但感情不足!民生多艰四字在你笔下轻飘飘的,你需将你看过的、听过的那些疾苦融入进去!让文章变得有血有肉!继续重写!”
两人不敢有丝毫懈怠,立刻拿回去反复修改,直到陈易点头认可。
下午再换一篇,重复此流程。
日复一日,两人的文章进展越发迅速。
……
“不行了!再这么关下去,你们两个考中之前,为师就要先憋出病来了!”
陈易始终也没想到,最先承受不了这股压抑的,居然是自己。
强行将两个弟子拖出了客栈后,他的心情好多了。
“走走走,为师带着你们散散步,看看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