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相父,朕是不是闯祸了?”
一见到诸葛亮那张略显疲惫的脸庞,刘禅既忐忑,又有些愧疚。
丞相为国事废寝忘食。
自己帮不上忙也就罢了,怎能拖后腿呢?
忐忑啊。
然而诸葛亮一开口,却是如三月春风般温和:
“陛下问兵于知兵的将领,乃是知人善用的表现,何以为‘祸’?”
刘禅:“那朕……”
诸葛亮:“陛下只是问得太急了。”
刘禅:“果然……”
诸葛亮:“但也只是急了些,算不上大过失。”
刘禅:“所以……”
诸葛亮:“臣今日正为平息众议而来。”
“!”
刘禅当场就不忐忑了。
甚至扭头命人取来酒食,要好好招待丞相。
不过被诸葛亮婉拒了。
“陛下。”
“今关中方靖,百姓疲敝,士民未深附。”
“对于诸将的争论,陛下也应该将其引导于备战,而非开战。”
刘禅这下有些没听懂了:
“备战如何?开战如何?”
诸葛亮耐心解释道:
“无论出兵河南还是出兵河东,都需要优先疏通渭、洛、诸槽渠,以确保将来调度粮资通畅。”
“此外,禹门、蒲坂、潼关、华阴这一线,乃关中门户所在,若不能闭锁关门,则将来大军何以倾力东出?”
“故此,若以备战而论,两派其实并无根本矛盾。”
“至于开启战端。”
“臣以为当务之急,是务农殖谷,闭关息民,而非出兵三河。”
刘禅这下听懂了。
丞相这是缓兵之计!
不过也确实符合现实状况。
所以刘禅当场就同意了。
&